建议选登

当前位置:首页 > 建议选登

全力打造“冰雪文化之省” 发展特色冰雪经济的建议


 

全力打造冰雪文化之省

发展特色冰雪经济的建议


中国最北方,冰雪黑龙江,融合了中西方、古今多种文化的精华,体现了龙江人民开放和包容精神的多元文化。龙江冰雪文化也是一种既继承了传统和经典,又寻求变革和突破的创新文化,正如它举办了39届规模空前的国际冰雪节,35届雪博会,享有奥运冠军之省的美誉,龙江省会哈尔滨成功申办了对区域战略意义重大的2025年第9届亚冬会,为筹备申办2030年冬奥会等国际冰雪赛事举办地夯实了基础,带动全省其他地市的冰雪文化高质量发展迈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这些挑战和超越不仅展现了龙江人民对冰雪事业的热情和专注,也展现了龙江人民自信和担当。

为了不断完善冰雪经济体系,延伸冰雪经济内涵,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放大冷资源优势,努力开创新局面,笔者建议要充分利用黑龙江北纬43°-53°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气候优势、文化底蕴来打造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品牌、冰雪旅游目的地和冰雪产业基地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对黑龙江省提出了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冰雪经济的建议,具体如下:

一、强化顶层设计,锚定培育世界级冰雪产业,打造世界级冰雪品牌及旅游目的地发展目标

黑龙江应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制定出符合国家、战略,适应市场需求、体现特色优势、具有可操作性的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应向外省市学习,成立省级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和省级冰雪产业发展办公室,整合现有全省冰雪资源,政府行政主导、行业管理牵头、整体战略布局,高位统筹全省冰雪产业布局和项目建设,引领全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组建我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或省级冰雪产业发展办公室,并负责指导筹备2025年亚冬会相关具体工作,邀请国家、省级专家专业团队编制《黑龙江省冰雪文化和旅游发展战略规划》,谋划未来10-20年冰雪文化和旅游工作长久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为2030年申办冬奥会打基础、做准备。三是建立适应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冰雪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有效的冰雪产业监测和评估体系,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改进建议。

二、厚植资源优势,构建冰雪产业发展新格局,实现冰雪景区由单季运营四季轮动转变

一是整合全省冰雪资源。黑龙江省位于我国北方纬度最高,坐标北纬43°-53°之间,具有初雪早、终雪迟,雪片大、粘度高、积雪期长、降雪量丰沛等特点,是世界公认的天然冰雪资源最佳区域,冰雪资源条件得天独厚。省内最南哈尔滨周边地区雪期5个月,最北大兴安岭、漠河雪期7个月,整合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大兴安岭漠河极地公园、呼玛国家森林公园、塔河国家湿地公园大庆林甸温泉黑河五大连池火山博物馆、火山口森林公园、火山口温泉度假村4A级牡丹江镜泊湖、兴凯湖等各地市的旅游优势资源二是打造冰雪旅游品牌。积极开发冰雪研学、雾凇观赏、森林温泉、高山滑雪、冰雪艺术、冰雕文化、星空夜滑、越野滑雪、极限运动、冬捕冬钓、雪乡民俗、林海雪原等体验产品,形成玩冰雪到龙江的冬季国际旅游品牌。三是推出“龙江首滑产品IP力争成为全国青少年首选的滑雪初体验目的地,业余滑雪爱好者的度假首选地,专业滑雪运动员集训地。全省开展全民上冰雪活动,营造冰雪度假城市氛围。四是不断开发春夏秋三季冰雪产品,实现冰雪景区由单季运营四季轮动转变。实现旅游收入、旅游人数新突破,全力推进全省区域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打出冰雪龙江的美誉,打造龙江北国冰雪名片,南有哈尔滨冰雪之都,北有中国最北极漠河,东有东极抚远第一缕阳光,成为全世界及全国游客打卡地标,坚持冰雪”“避暑双轮驱动。

三、提质扩容,滑雪产业强势崛起,重点打造哈尔滨至我国最北、最东及周边沿线不同冰雪期的冰雪旅游经济带

黑龙江省要以哈尔滨冰雪之都产业为重点,做优哈尔滨与省内其他地市的冰雪及山水旅游专线,形成优势互补,以哈尔滨为”“一城一山一湖一景为主轴实行圈层式全域旅游开发,打造哈尔滨至省内各地市沿线的冰雪旅游经济带,形成冰雪产业发展新高地,叫响冰雪黑龙江、清爽到龙江品牌效应。具体建议如下:一是打造哈尔滨、亚布力、牡丹江沿线冰雪旅游经济带。哈尔滨市行政区域内现有高、中、初级室内外雪场20余家,雪道100余条,雪道总长度100多公里。亚布力滑雪度假区年积雪期170天,滑雪期长达五个月,滑雪场8家,共有高中级滑雪道112条,总长度100余公里,索道25条,雪道最大落差912米,最长单条雪道长5公里,雪具18000副,可同时容纳15000人滑雪,成为我省单体规模最大的滑雪度假区,成为中国首座国际顶级冰雪度假区,成为世界级优质雪场。部分雪道和设施经过国际雪联认证,可承办80%以上的国际A级雪上赛事项目。随着2018年底哈尔滨至亚布力、牡丹江高铁一小时直达线路的开通,预计2032年旅游人次80万到100万以上。持续扩大冰雪之都·滑雪天堂旅游品牌影响力,努力把白雪白银二是打造哈尔滨至大兴安岭漠河北极村冰雪旅游经济带。大兴安岭位于我国最北部,是我国雪期最长、雪量最大的地方,冬季平均气温在-25C°-11C°之间,全年冰封期长达6个多月、积雪期长达7个多月,每年都会接待不少喜欢找北”“找冷的游客,喜爱极限冰雪运动的运动员和游客以哈尔滨为出点一路向北至漠河北极村,开发打造沿途冰雪景点和冰雪项目,比如,住冰屋、挖雪洞、冬捕鱼越野滑雪体验极限滑雪体验等项目,带动哈尔滨至漠河北极村线路沿途及周边产业发展。三是打造哈尔滨至东极抚远冰雪旅游经济带抚远市是中国最东边的城市,位于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处,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每年有不少游客到抚远找东和体验我国第一缕阳光。哈尔滨到抚远的线路上有不少红色历史旅游景点,如八路军抗日根据地、抗联纪念馆、黑瞎子岛等。四是打造东北民俗旅游,带动乡村振兴发展。整体规划和规模化开发冰雪项目、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积极推动农事体验、民宿康养、东北民俗特色餐饮等服务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我省冬季乡村振兴发展。

四、省政府为主导投流引流,在南方发达新媒体密集、发展成熟的广东、浙江、海南等重点省市进行专业的冰雪文化及品牌宣传,加强冰雪相关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一是建立省级政府官方向外推介的冰雪旅游网站、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国内外的宣传账号,将冰雪元素与网络平台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龙江冰雪服务。二是应建立省级组织专业性的宣传团队,利用新媒体、新平台、新模式,开发出更多元、更互动、更个性的冰雪服务,进行国内外的全方位宣传和推广,让全世界全国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龙江冰雪资源和文化,提高冰雪服务的覆盖率和满意度,提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省政府牵头,强化冰雪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借助成功申办2025年第9届亚冬会,筹备申办2030年冬奥会之机,省内各地视情况积极开展国际性冰雪交流与合作项目。积极与他国开展冰雪领域的经贸、文化、教育、各种冰雪活动、展览、论坛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如加入国际滑联等国际组织,参与制定国际标准、规则等,提高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联合开放包容的更多国际冰雪城市,开展国际性的论坛、运动会、狂欢节等,打造国际品牌效应。

我省应以省级政府主导,出台大力度的政策优惠扶持,招商引资企业唱戏,全省各地市全民参与,借助2025年亚冬会的东风,申办2030年冬奥会的契机,着力打造冰雪文化之省冰雪文化之都试验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示范区,促进全省的冰雪产业和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力争打造黑龙江省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更好地示范推动冰雪产业向统筹化、精品化、融合化、生态化和国际化发展。(建议人:任铁、王严、耿德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信访局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358号 黑ICP备10001945号-1
黑龙江省信访局邮政编码:150001
黑龙江省信访局邮寄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三姓街68号
人民建议电子邮箱:hljsrmjyzjbgs@hljxf.gov.cn